<table id="tj5pr"></table>
<track id="tj5pr"><ruby id="tj5pr"></ruby></track>
    <p id="tj5pr"></p>

  1. 選擇搜索項

    機器人為餐飲業賦能加快轉型升級

    信息來源:中國食品報     發布日期:2021-11-22 10:14:47    閱讀:0

    “身高”1米多,可帶路、可迎賓、可送餐、可對話甚至可唱歌與背詩的智能機器人,已成為當下不少餐廳的“明星”。如今,各類無接觸應用場景不斷涌現,機器人當服務員,不僅能吸引更多客流,還能大大節省餐廳人工成本。業內人士為此指出,隨著智能機器人等智慧化技術的推廣,在為顧客提供品質化服務的同時,更為產業發展賦予新動能。


    點的菜都是機器人來送

    “客官您好!請您取餐,并點擊確定完成!”“客官,請您慢用!”在江蘇揚州的一家豆漿店里,送餐機器人吸引了不少顧客目光。有顧客不禁感嘆:“現在餐廳都這么智能化了,點的菜都是機器人來送,好高級?!?/span>

    該送餐機器人高1米多,外形好似可移動貨架,上面有四五層隔板,可放置餐盤,底座帶有輪子,前部有一個屏幕?!安恍枰諉T端菜,廚房直接將菜品放置在機器人托盤上,選擇桌號,機器人就會立即為顧客配送?!痹摱節{店工作人員介紹,新購置的機器人,雖然上崗沒多久,卻很受顧客歡迎。

    “從實用性來看,機器人送餐的效率比人高,可以同時運送多份菜品,還可以運送太燙和太重的菜品,避免了人員送餐可能造成的危險?!?/span>該豆漿店負責人表示,送餐機器人會給顧客引路、送餐和收餐,還會唱歌、跳舞、背唐詩。給顧客送餐完畢后,機器人就會移動到墻角的充電裝置自動充電。同時,他算了一筆賬:一臺送餐機器人售價約為兩三萬元,按使用一年算,相當于每月支付2000元左右“工資”。然而實際使用中,機器人的壽命遠遠超過一年。一位傳菜員的平均工資可不止2000元,送餐機器人可謂是餐飲企業降本增效的方式之一?,F在點外賣都有無接觸配送的選擇,餐廳吃飯也能實現無接觸送餐,這是行業的進步。

    無獨有偶,在山東青島的一家農家樂餐廳,幾名顧客剛一進門,一個機器人就迎了上來?!斑@是負責迎賓、送客的機器人,客人進出時它會發出‘歡迎光臨’或‘歡迎下次光臨’的聲音?!痹擄埖杲浝斫榻B道,“‘聘請’機器人服務員不僅可以吸引顧客,也可以緩解餐廳生意火爆時人手不足的問題?!?/span>

    據介紹,這款智能機器人主要從事迎賓和送餐工作。飯店在地面上鋪設磁條,每個餐桌前設有感應點,根據座位編號,機器人能準確地把飯菜送到餐桌前,形成一個機器人送餐路徑。到達指定位置后,它會停下來,直到顧客取走飯菜。機器人服務員將色、香、味俱全的美食送到顧客餐桌時,自動語音提示顧客取餐。顧客取餐后,輕觸一下機器人餐盤旁邊的“手”狀觸屏,機器人就會自動離開?!斑@服務員挺新奇的,孩子們都喜歡看它送菜?!币晃挥貌偷念櫩驼f道。

    該飯店經理表示,機器人送餐會更加衛生,同時,這種新穎的經營模式也吸引了客源,增加了回頭率?!昂枚囝櫩投际悄矫麃眢w驗一下機器人當服務員的高科技呢?!?/span>


    用智能機器人當服務員是一種趨勢

    其實,餐飲機器人并非近兩年出現的新事物。早在2010年,山東濟南某自助火鍋店就曾推出過機器人送餐服務。而在2013年,山東、江西、內蒙古、湖南、江蘇、安徽等全國各地大范圍出現機器人餐廳,餐飲機器人產業迎來第一次火熱。但這次火熱并未持續太久,2016年開始各地機器人餐廳開業與倒閉的新聞交替播報,媒體對餐飲機器人貼上了“不實用”“噱頭”“火爆一時”“網紅”等標簽。

    業內人士為此表示,縱觀全局,很容易發現在2016年以前的機器人餐廳內,留存了太多“泡沫”,這個產品并未達到真正可推出市場的條件。

    從技術層面上來說,當時的餐飲機器人尚未達到“自動駕駛”的層級,采用的是磁導航技術,機器人只能沿預先鋪設的磁軌行動,沒有避讓和后退功能,需要繞磁軌一周方可回到出餐點。這樣的技術,不但沒有減輕整體成本,還需要聘請一大幫人去處理午、晚高峰的訂單。

    而從營銷層面來說,餐廳發展雖然可以依靠“噱頭”收獲新客戶,但想要持續運營,還需要在不斷吸引新客戶的基礎上,留住老客戶。而當“噱頭”帶來的新鮮勁過去后,劣質的機器人服務并不能實現客戶留存。所以,后來很多餐廳將重點放在機器人性能上,引進高新技術,讓機器人不僅能有“噱頭”,還可以達到餐廳“降本增效”的真正目的。

    此外,受疫情影響,無接觸式餐飲正悄然興起。送餐機器人、迎賓機器人、智能炒菜機等智能化設備越來越多地被應用至多個領域,也日益受到人們的青睞。

    “用智能機器人當服務員是一種趨勢?!庇袑<抑赋?,現在用工成本很高,服務人員不好招,各餐飲企業為解決用工問題,就想到這個辦法。隨著科技的發展,機器人成本會降低,而且比較實用。不只是機器人服務員,炒菜機器人也開始進入各大餐飲企業。這些機器人集結了物聯網、人工智能和自動駕駛等前沿技術,還附帶殺菌和空氣凈化等功能,推廣機器人服務,還能夠打造無接觸式營業環境,滿足衛生安全等要求。伴隨著需求的升級和技術的進步,使用機器人的餐廳會越來越多。未來,機器人在服務業的應用范圍將日益擴大,這是必然趨勢。


    讓餐飲機器人變得更聰明

    業內人士指出,雖然目前餐飲機器人可以讓企業實現“降本增效”,但整體研發仍處于尚未完善的階段,只能完成可以編程化的行為,無法做到與客戶真正交互,不能適應餐館的各種復雜情形。而這一個層面,也是難倒眾多研發者的一座“大山”。

    “機器人研發中,最難的就是交互,如何做到真正像兩個人一樣的交談,是一個研發重點?!庇袑<抑赋?,服務機器人不能只做到單純的重復性極高的工作,而是要更聰明,真的像一個服務員一樣。

    現今市面上,雖然出現較多種類的智能服務機器人,但整體仍停留在工業機器人層級,只能簡單替代重復勞動,無法真正達到“智能”的層級。而這個亟待解決的問題,卻并不容易實現。機器人在交互及智能的研發過程中,不但要解決軟件問題,還需要處理硬件需求,“想真正實現某一個功能,單純讓解決軟件問題是不行的,得讓硬件把它串起來的,通信的各個鏈路都要支持,才能真正實現智能?!?/span>

    此外,在衍生出來的各種系列機器人中,也存在相同的問題,烹飪機器人便是其中一個最難攻堅的難點。與其他菜式不同,中餐的味道是無法標準化的,同一款菜式在不同廚師的手中都可以有不同的風格及味道,而目前的機器人尚未達到智能狀態,只能編程化運作,無法完美呈現出中餐特有的煙火氣息。

    業內人士表示,雖然目前機器人賽道擁擠,但其實餐廳機器人的整體發展仍處于早期階段,除了技術層面亟待解決,在落地體驗及實用性方面也是掣肘其發展的路障。而隨著社會發展,餐廳的數量會越來越多,如何提高滲透率,是除技術外的另一大難點。

    針對目前行業情況,機器人終將要向真人看齊,不單只能做重復的工作,也可以按照復雜情況進行調整,在智能化的同時也需要情感化,讓客戶可以享受到更為親切的服務,而不是一個冰冷的機器。做一個更智能的機器人是中期目標,做一個有情感的機器人才是終極目標。這個目標可能需要很長時間,但終將會實現。

    (王寧)